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,还能领取20积分哦, 立即完善>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当USB模块被禁用时,这些存储库中的GPR与数据存储空间中的任何其他GPR一样被使用。当USB模块被启用时,这些存储库中的内存被分配为用于USB操作的缓冲RAM。SIE)用于直接在两者之间传输数据。理论上,有可能使用USBRAM中未分配的区域作为USB缓冲区用于普通的scratchpad存储器或其他变量存储器。实际上,缓冲区分配的动态特性使得这种风险最大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
|
相关推荐
7个回答
|
|
数据表相当清楚地显示,RAM的DULA端口部分(512字节)与USB共享。你可以用它来做其他事情,但是你可能干扰USB使用相同的RAMIF,你确定在RAM中的USB分配,然后你可以使用USB没有分配的区域,但是正如它所说,这是最好的风险,因为在所有情况下很难“确定”。对共享RAM的USB访问是异步性质且难以预测的。
|
|
|
|
当我分配我的USB缓冲区,并在它们之间留下间隙,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银行特定的变量(例如,使用SPI所需的变量与MSSP寄存器的银行相同)放在那里。尽管这些变量在USB存储器中,但它运行良好。我看不出有任何风险。你可以根据你的愿望使用USB共享内存。
|
|
|
|
USB外围设备(SIE)通过双端口机制直接访问RAM。这允许MCU和USB外围设备同时访问RAM。有同步位让应用程序知道它何时可以访问特定的缓冲区。第二访问端口使每个存储单元更大可能并不奇怪。因此,有足够的DP RAM支持USB和更小的存储单元。如果您正在使用任何MLA项目,编译器将保留它需要的内存,如果需要,其余的存储器可以正常使用。我看不出有任何风险,正如NG观察到的那样,有一些很好的理由这样做。
|
|
|
|
OP没有提及MLA或任何其他USB功能的软件实现。还没有提到的是编程语言(C或ASM或?)数据表中关于“风险”的评论在所描述的上下文中是有意义的,如果您不能确定USB端点缓冲区的数量和位置以及DP RAM的其他USB使用,那么在访问这些RAM区域时,您将面临数据损坏的风险。如果遵循对所使用的地址的谨慎控制(由程序员和编译器(如果使用),那么当然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RAM的未使用部分。当启用USB外围设备时,硬件不会自动限制对这一半RAM的访问,但是需要小心(实际上在复杂的USB堆栈系统中需要大量小心)以确保避免这些RAM区域的冲突使用。
|
|
|
|
我使用了mplab x ide、编译器xc8、pic16f1459、u***泛型hid;编译器xc8会自动利用USB DUAL-PORTRAM的其余部分吗?
|
|
|
|
如果你的意思是编译器将使用非USB分配的RAM来进行变量存储等等,那么是的。
|
|
|
|
与杰克意见一致。编译器将占优势。
|
|
|
|
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,加入小组>>
5006 浏览 9 评论
1923 浏览 8 评论
1853 浏览 10 评论
请问是否能把一个ADC值转换成两个字节用来设置PWM占空比?
3067 浏览 3 评论
请问电源和晶体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?PIC在正常条件下运行4MHz需要多少电压?
2143 浏览 5 评论
574浏览 1评论
431浏览 1评论
PIC Kit3出现目标设备ID(00000000)与预期的设备ID(02c20000)不匹配。是什么原因
475浏览 0评论
367浏览 0评论
IPECMD命令烧录AVR128DA48芯片,报找不到芯片错误
852浏览 0评论
小黑屋| 手机版| Archiver| 电子发烧友 ( 湘ICP备2023018690号 )
GMT+8, 2024-8-16 21:29 , Processed in 1.302256 second(s), Total 87, Slave 71 queries .
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
© 2015 www.ws-dc.com
关注我们的微信
下载发烧友APP
电子发烧友观察
版权所有 ©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
电子发烧友 (电路图)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:合字B2-20210191